? ? ? 空柜短缺的主要原因是進出口集裝箱的不平衡。
根據航運分析機構海洋情報(Sea-Intelligence)的最新分析,由于COVID-19疫情,今年上半年全球集裝箱貨運量下降了6.8%。
即使現在中國已經完全恢復了工作和生產,歐美國家已經重新開始了經濟活動,但進出口貿易仍然不平衡,中國出口的貨柜數量在增加,從國外進口的貨柜數量在減少。這種不平衡尤其體現在中美路線上。
以西雅圖和塔科馬港口為例,西北海港聯盟報告稱,7月份,與去年同期相比,這兩個港口的出口箱數下降了23%,進口箱數下降了16%。這是相同的下降,但下降是不同的。
洛杉磯港執行總監吉恩塞羅卡(Gene? Seroka)說,“今年7月的貨運量非常好,在我們洛杉磯港114年的歷史中排名第七?!?br />
根據6月和7月空箱返回的趨勢,預計從亞洲到洛杉磯港的進口將會增加,”Seroka表示,并指出空箱總量在2020年將下降18.7%。
與此同時,鑒于對美國政策的悲觀預期,許多美國客戶催促中國托運人加快生產并緊急發貨。
這種自掏腰包透支未來貨物的緊張行為,在國外屢見不鮮,許多國家的經濟又一次萎靡不振,導致中國出口集裝箱量遠遠超過進口集裝箱量,這進一步使航運公司空箱退運,造成國內集裝箱短缺的局面。返回空柜增多,就意味著空載而回。8月已經接近尾聲,接下來的9月10月的海運艙位有可能會更加緊張,價格也會水漲船高。
美國海派渠道